在購買二手房的時候,總價跟房屋面積掛鉤不小,要是對方把原本的90平米說成100平米,而購房者自己卻不會計算,吃虧的只能是自己。不論如何,房屋的使用面積不能只聽賣方說,還要自己進行計算。到底怎么才能做一個精明的購房人呢?學學下面這些科學道理吧。
建筑面積和使用面積計算公式:
公攤面積=建筑面積×公攤系數;
公攤系數=建筑總公攤面積÷建筑總建筑面積;
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陽臺面積。
公式解釋:
1.套內使用面積,有個形象的說法叫“地毯面積”,簡單說,就是把你家面積全鋪上地毯,能鋪多少面積的地毯,就是多少的套內使用面積。
2.套內墻體面積,套內墻體面積包括戶型內部的分隔墻(按照投影面積全部計算),兩戶之間的分隔墻(按照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外墻(按照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三個部分。
3.陽臺面積,封閉陽臺按照全部面積計算,不封閉陽臺按照一半面積計算。
4.公攤面積,建筑內的樓電梯間、消防通道、為本樓服務的配電房、水泵房等附屬設施用房、外墻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這些全部計算為公攤面積。
通常在無電梯的多層建筑中,公攤系數在5-10%這個范圍內都是正常的,超出10%的也有可能,不過少見。
在有電梯的板式小高層建筑中,公攤系數通常在15-20%之間;
在有電梯的板式高層建筑中,公攤系數通常在18-25%之間;
在有電梯的塔式小高層建筑中,公攤系數通常在18-22%之間;
在有電梯的塔式高層建筑中,公攤系數通常在20-30%之間。
房屋使用面積包括哪些地方?
套內使用面積是指實際的房屋利用面積,即,又稱地毯面積;而套內面積一般是指套內建筑面積,是套內使用面積與套內分攤面積之和。套內使用面積計算主要體現在以下5個方面:
1.室內使用面積按結構墻體內表面尺寸計算,墻體有復合保溫、隔熱層,按復合層內皮尺寸計算;
2.煙囪、通鳳道、各種管道豎井等均不計入使用面積。
3.非公用樓梯(包括躍層住宅中的套內樓梯)按自然層數的使用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
4.住宅使用面積包括臥室、起居室(廳)、廚房、衛生間、餐廳、過廳、過道、前室、貯藏室、陽臺、壁柜等
5.套內使用面積系數:房屋按套(單元)計算面積時,使用面積系數為套內使用面積與套內建筑面積加按規定應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的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