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房地產開發企業違規代收業主契稅的情況較多,滯留、挪用甚至卷款潛逃的案件時有發生。
開發商代交契稅有風險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征收機關直接征收契稅的通知》規定,各級征收機關一律不得委托其他單位代征契稅。因此,若納稅人自行委托房地產開發企業或其他單位代為辦理契稅申報、繳納事宜的,不免除納稅人的納稅義務;若未能按時、如實申報和繳納稅款的,納稅人須自行承擔稅收法律法規規定的法律責任以及相關的法律風險和經濟風險。
而從近年來各地曝出的一些案件看,房地產開發商與購房業主之間,因代辦契稅,時有糾紛產生甚至訴至法院。
納稅人委托房企代辦契稅申報事宜,主要存在五大風險:房地產開發企業超標準多收代理契稅代收款、滯留代理契稅代收款、挪用代理契稅代收款、虛假申報、逾期申報等。
值得注意的是,若房地產開發企業未能按時繳稅,納稅人尚須承擔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也就是說,如果房企在代辦契稅時逾期申報,滯納金將由購房者即納稅人承擔。
另外,若房企在代為申報契稅前攜款失蹤或破產倒閉,納稅人要另行向稅務機關申報繳納契稅。
購房者如如何自己交契稅
情形1 買期房
首先在簽合同的時候,要看好合同正本里第15條前后(市住建委和市工商局發布的是第15條,但是很多開發商會在示范文本的基礎上“加料”“減料”,所以您仔細看看),看是否約定了同意開發商代交契稅;如果其中有,您好在這一項選擇上直接畫×,或者找出合同中不合理條款,和開發商談判,直接在簽署合同的時候維護自己的權益,爭取簽署一個自行繳納契稅的條款。
如果您已經簽了這份合同,那么在收房時,您可以在收房現場提出自行繳納契稅的要求(住建委和地稅局都曾經發出或者轉發過相關通知,官網頁面上就有提示開發商不得代繳契稅)。開發商此時會稍稍阻撓一下,還是想把這些錢收走,但是您可以跟他說,您補了面積補差款之后,第二天就去交契稅,然后把契稅票或者復印件給開發商,完成后續收房手續。
如果已經收房,并且將契稅繳納給了開發商,那么還有一條路徑。就是聯合小區里同樣想自己早交契稅的人,督促開發商(請注意這里并非物業,也不是代理機構;物業管不了,代理早跑了)的財務部門盡早去繳納。
買期房時,一定要等房屋具備驗收條件,也就是開發商交房、重新核驗面積以后才能繳納契稅。到時候,您帶著購房合同、購房和補面積、補面積的確認單、夫妻雙方身份證戶口本等一系列材料,可以直接到房屋所在區縣的地稅所辦理。
一般來說,這個地稅所就挨著每個區縣的房屋過戶大廳,很多都在同一棟樓或者相鄰兩棟樓內。西城區在過戶大廳北邊大概兩三百米的位置,朝陽區的地稅所在七彩國際。目前因為二手房過戶量比較大,有些手續需要預約,建議您去的時候先打電話(114和百度都能查),聯系好了再過去,等候時間會比較短。
辦理的時候挺簡單的,柜臺工作人員會將您家庭名下的房子打出來,然后按照網簽時間直接給您算出哪套房的契稅是1%、哪套房的契稅是1.5%、哪套房的契稅是 3%。您在現場直接刷卡,當場就給您出契稅。也就是說,從這一天開始,您這套房子的“滿二”、“滿五”就啟動計算了。
情形2 買一手現房
一手現房就是從開發商或者代理那兒買的現房。這樣的房子好辦,辦理網簽后第二天就可以去地稅所繳稅。因為面積已經確認,就不用等收房的時候看面積是否有誤差。
情形3 買二手房
按照一般的邏輯,在二手房交易時,要走的流程是“購房資格審核-網簽-貸款-交稅-過戶-放款”;但是如果您著急交契稅,流程可以變更為“購房資格審核-網簽——交稅——貸款——過戶——放款”。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您多簽署一份文件。
二手房的稅費可能涉及個稅、契稅、營業稅3種。有時候中介會為了促成交易,給您少報這部分的成本,但是到了現場您就會發現地稅所算的稅費,比中介報的高,所以繳稅的時候,還是卡里多存點錢以防萬一。
如果您先交了契稅,但是因為種種原因二手房沒能過戶,那這個稅是可以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