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二手房時同購買一手房大的區別在于購買的過程中會涉及到很多的除了購房房款之外的其他費用,尤其是購買二手房需要繳納很多種類的二手房房屋買賣稅,除此之外,購買二手房時還會存在很多的風險,有來自于中介人的風險,也有來自于賣二手房房主的風險,究其原因就在于利益的紛爭,因此在購買二手時除了需要了解二手房房屋買賣稅問題,還要知道購買二手房的風險通常在哪。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繳二手房房屋買賣稅需要注意什么?在買賣的過程中都有哪些風險?
繳納二手房房屋買賣稅之來自于中介公司的風險
中介方在促成買賣雙方的合約簽訂后,為確保其自身利益,幾乎形成了行規,替賣方買方的定金,一方面為確保雙方按協議成交后,其傭金的獲取,另一方面如一方或雙方違約,按其協議約定的違約金能夠從的定金中扣除。
在二手房買賣合同中,作為買賣雙方,一定要充分注意中介方提供的格式條款合同,詳細審閱條款中的每一條,對有歧義的一些條款要求明確,對格式合同中免除了對方的責任、加重了己方的責任、排除了自己的主要權利的“霸王條款”要求廢除。
因此應盡快從立法的角度著手,對二手房交易進行法律規范,并先從房地產中介入手,規范二手房交易程序,建立二手房交易風險基金。
繳納二手房房屋買賣稅之來自于賣方的風險
房屋買賣合同主體不合法。現實生活中,部分買受人在訂立買賣合同時未認真審查房主的真實性,主要是未核實房主的身份,某些不法分子(如房屋的承租人)通過假證冒名與買受人簽訂買賣合同,以致買受人終錢房兩空。
故意規避稅收。現實生活中,部分買賣雙方為逃避稅費,采取“高買低報”、延期過戶、假贈予等方式規避稅收,但上述行為存在較大的法律風險。
繳納二手房房屋買賣稅之來自買方的風險
“高買低報”。“高買低報”是指二手房交易買賣雙方及中介公司在申報房價時,以低于實際成交的價格簽訂虛假協議申報納稅。但此種做法可能存在的風險是,買受人有可能根據低報的過戶價格來付款,不愿意再按照原購房價格成交,造成出賣人利益受損;而此種做法也可能導致買受人在向銀行貸款時,貸款數額過低。而對于買受人則存在不具備善意取得構成要件及顯失公平的風險。
基于以上在二手房房屋買賣稅繳納的過程中,存在的各種風險,不管是來自于中介公司的,還是來自于買房者,抑或是來自賣房者的各種風險都說明 ,熟悉二手房房屋的買賣稅費以及交易流程是多么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