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的購房者在買房過戶、拿到房產證和土地證后,會發現上面的土地使用權面積是0。遇到這種情況,購房者就會多方打聽,為什么土地使用權面積是0?在房產證辦理之后,很多購房者都會有這個發現,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兒?是的上土地使用權面積都是0,還是其中一部分?若是其中一部分房屋的土地使用面積是0,那么,這部分房屋到底是哪些?若自己房產證上的土地使用面積不應該是0,購房者該怎么辦?
土地使用面積是什么?土地使用權面積是什么?
土地使用面積是房地產業中的一個面積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占地面積、建筑面積、居住面積。
1、占地面積,即建筑物及其周邊環境共占的面積。
2、建筑面積,僅指建筑物的建筑面積。其計算主要從建筑物的外圍來計算。
3、居住面積,指室內居住面積。
土地使用權面積是指房屋所分攤的所在土地使用權的面積,這個面積相對來說數值較小。計算公式為:分攤土地使用權面積=房屋建筑面積/樓房總建筑面積×樓房占地面積。
房產證上沒有土地使用面積,對今后賣賣有何影響?
按照國家規定,國有土地性質不需要在房產證上寫明土地使用面積。也就是說,如果您的房地證上土地性質上寫著“國有”就不會影響以后的房產買賣交易;如果房產證上什么都沒寫,那就是房產證上沒登土地信息。此時,購房者應該去房管局要求更換有土地信息的新證。不過,這項信息對二手房交易沒有影響,沒有土地使用面積的房子仍然可以申辦貸款。若是房屋被列入拆遷范圍,也不會受其影響。但您如果想將房子做抵押貸款,就需要將房產證的土地信息更改了,否則抵押貸款可能會變得麻煩。
房產證上的建筑面積和土地證上的使用權面積
案例:王先生買了房子。這套房子的房產證上寫著建筑面積85平方米,但是在土地證上面描述使用權面積是50平方米,而且使用權類型是出讓。而在使用權面積里面獨用面積為0平方米,分攤面積為50平方米,因此王先生一頭霧水。
解答:房產證上的建筑面積85平方米,指的是房屋套內面積加上房屋分攤面積合計為85平方。 土地證上的面積為50平米,是指這棟樓的占地面積;使用權是出讓,說明房屋所在地是原開發商買下來的,具體使用年限視情況而定,但一般都為70年時間。土地使用權面積(獨用面積)為0,是指這棟樓的50平米里面沒有1平方是房主可以私人使用的,全部都是公用的地,只有房屋85平方米的部分面積才是獨用的。